一、前言:低壓U的對決 Intel和AMD誰是王者?
無論桌面上還是筆記本上,Intel、AMD之間的斗爭日益白熱化,都使出了渾身解數。
Intel全新混合架構的12代酷睿可謂大獲成功,突破了處理器多核心多線程負載與功耗之間的瓶頸,通過Intel硬件線程調度器以及底層AI技術,智能調配任務、分配功耗,讓性能得到了質的飛躍,造就了x86處理器的神話。
AMD這邊近些年推出的Zen架構的銳龍系列,作為翻身之作,也是連續多年銜枚疾進,不斷升級,尤其是經典的Zen3架構,在市場上也是長盛不衰。
在筆記本移動端,12代酷睿產品線更加豐富,尤其是新增加了28W P系列,入門級規格就堆到了10核心(2P+8E)12線程起,頂配更是能實現14核心(6P+8E)20線程的規格。
AMD這邊,近兩年將8核心16線普及開來功不可沒,即便是輕薄本也能兼顧性能和續航,雖然架構改動不像對手那么激進,但被封神的Zen架構帶來的競爭力也不容小覷。
那么,新一代輕薄本究竟誰更勝一籌?
現在我們就找來了兩款惠普戰66五代筆記本,分別搭載了Intel酷睿i5-1240P和AMD銳龍7 5825U。
這兩款惠普戰66五代,內存、屏幕、電池、散熱都保持了一致,采用了14英寸的IPS防眩光屏、16GB DDR4 3200Hz內存、512GB SSD、51Wh的電池,非常用來做兩個平臺的性能對比。
Intel版本采用的是12核心(4P+8E)16線程的酷睿i5-1240P,P核最大可睿頻至4.4GHz、E核最大頻率為3.3GHz,12MB三級緩存,集成80單元核顯,基礎功耗為28W。
12代酷睿移動端還有功耗更低的U系列(15W/9W),但是P系列明顯更符合人們對輕薄本不僅要便攜,性能還要好的需求,因此產品更加豐富。
AMD版本采用的是8核心16線程的銳龍7 5825U,基礎頻率為2.0GHz,最大加速頻率為4.5GHz,16MB三級緩存,集成Vega8 GPU,TDP功耗為15W。
銳龍7 5825U其實和銳龍6000U系列一樣,也是今年新推出的平臺,但并不是6nm Zen3+架構,而是繼續7nm Zen3,它可以看作是銳龍7 5800U的一個升級版本。
二、CPU對比:i5-1240P多核可領先銳龍7 5825U多至43.8%
在評測過程中,我們均在室內環境26攝氏度,兩臺平臺均在插電下測試基準,電源模式均為“最佳性能”,其它均為系統默認模式。
以下圖片均上為Intel酷睿i5-1240P,下為AMD銳龍7 5825U。
——硬件狗狗
硬件狗狗是驅動之家出品的一款專業硬件檢測、跑分工具,非常適合主流PC玩家。其依托快科技自研算法,以及3DMark等權威測試模塊,可以快速、準確、全面檢測PC電腦的整體配置、對電腦的CPU處理器、GPU顯卡、內存、硬盤進行單項、綜合測試,考察整機性能,并通過全球性能排行,一測便知自己的性能水平如何。
酷睿i5-1240P總分為200723分,其中CPU分數為104616,顯卡分數為31760。
銳龍7 5825U總分為183053分,其中CPU分數為100410,核顯分數為30255。
這兩款設備都可以勝任辦公的需求,Intel酷睿i5-1240P在CPU和核顯這兩方面都要優于AMD銳龍7 5825U。
——CPU-Z
Intel酷睿i5-1240P在CPU-Z單核心分數為690.5,多核心分數為5482.7。
銳龍7 5825U單核心分數為573.9,多核心分數為3810.3。
酷睿i5-1240P在單核心領先銳龍7 5825U有2.89%,多核心有43.84%。
——CINEBENCH
1、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中,酷睿i5-1240P的成績為單核心240,多核心為1469。
銳龍7 5825U的成績為單核心229,多核心1252。
酷睿i5-1240P在單核心領先銳龍7 5825U有4.8%,多核心有17.33%。
2、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中,酷睿i5-1240P單核心分數為643,多核心為3642。
銳龍7 5825U單核心分數為543,多核心為2815。
銳龍i5-1240P在單核心領先銳龍7-5825U有18.42%,多核心有29.38%。
在CINEBENCH R23中,酷睿i5-1240P單核心分數為1655,多核心為9446。
銳龍7 5825U單核心分數為1371,多核心為7155。
銳龍i5-1240P在單核心領先銳龍7-5825U有20.71%,多核心有32.02%。
——wPrime
酷睿i5-1240P在wPrime跑出了32M單線程35.75秒、1024M多線程140.593秒的成績。
銳龍7 5825U在32M單線程跑出30.7秒、1024M多線程152.262秒的成績。
在這輪wPrime測試中,銳龍7 5825U在單線程贏回一局,領先i5-1240P約14.13%。
多線程酷睿i5-1240P發揮出色,領先對手8.3%。
——國際象棋
在國際象棋項目中,酷睿i5-1240P跑出23152每秒千步的成績,相對性能倍數為48.23。
銳龍7 5825U跑出20991每秒千步的成績,相對性能倍數為43.73。
i5-1240P在國際象棋項目中,領先銳龍7 5825U約10.29%。
從整體成績來看,酷睿i5-1240P的優勢非常明顯,單核領先了銳龍7 5825U有6.54%,多核也有17.91%。
可以說,Intel 12代酷睿的混合架構帶來了更多的核心數,多核性能提升非常明顯,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讓對手一貫宣傳的核多優勢不再。
三、圖形對比:Intel銳炬Xe全程領先對手
在圖形方面,這兩款平臺均使用的是核顯方案,酷睿i5-1240P的核顯型號為Intel銳炬,80個執行單元,約等同640個流處理器,最大頻率可達1.3GHz。
銳龍7 5825U的核顯GPU核心數量為8個,約等同512個流處理器,最大頻率為2GHz。
現在我們來看看這兩款處理器的表現。
——3DMark
酷睿i5-1240P在3DMark的Fire Strike項目中得到了3852的總分,其中顯卡分數為4163。
銳龍5825U的代課3149的總分,其中顯卡分數為3469。
以顯卡分數對比,i5-1240P的核顯性能理論要領先銳龍7 5825U約8.5%的性能。
——最終幻想15
在《最終幻想15》基準測試中,酷睿i5-1240P給出了1935分的成績
銳龍7 5825U給出了1574分的成績。
在這里酷睿i5-1240P表現遠超銳龍7 5825U,領先了23.5%。
——坦克世界
酷睿i5-1240P在《坦克世界》中一般畫質下,給出了10309分的成績,換算幀率為62 FPS。
銳龍7 5825U的成績為9914,換算幀率為60幀。
在《坦克世界》這部分可以說差距并不明顯,酷睿i5-1240P和銳龍7 5825U僅有4.1%的性能差異。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產力部分的對比。
四、生產力對比:酷睿i5-1240P辦公更占優勢
——PCMark現代辦公
辦公性能測試則是基于微軟Office辦公套件,在運行過程中會調用Word、Excel、PowerPoint、Edge,可以衡量現代辦公條件下的筆記本實際性能。
酷睿i5-1240P在PCMark 10應用程序得到了11450的總分,其中Word為7056、Excel為19977、PPT為10452、Edge瀏覽器為11670。
銳龍7 5825U在PCMark 10應用程序得到了11167的總分,其中Word為6982、Excel為20387、PPT為9676、Edge瀏覽器為11293。
在此項目上,酷睿i5-1240P整體分數要比銳龍7 5825U高了377分,其中Excel項目后者略微占優,差異較大的是PPT,酷睿i5-1240P領先了對手7.5%。
——CrossMark
CrossMark是一款生產力測試工具,能夠較好的反應出電腦的綜合性能。
在CrossMark中,酷睿i5-1240P總體得分為1522,其中生產率為1502、創造性為1584、反應能力為1403。
銳龍7 5825U總體得分為1368,其中生產率為1378、創造性為1450、反應能力為1121。
在這方面銳龍7與酷睿i5-1240P差異較為明顯,整體性能酷睿i5-1240P要領先銳龍5825U約11.1%,在日常碼字、簡單處理圖片等移動辦公需求,都可以達到流暢使用的標準。
五、烤機和續航:51Wh電池可輕松提供一天使用時長
——烤機測試
烤機項目兩個平臺均采用AIDA64的FPU測試,用時10分鐘。
酷睿i5-1240P此時功耗在30W,P核頻率2.4Hz,E核頻率2.2GHz,溫度在80攝氏度。
銳龍5825U此時功耗在22W,全核頻率在2.6GHz,溫度在66攝氏度。
——續航測試
我們使用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測試續航,惠普戰66五代在兩個平臺搭載的電池都是51Wh,我們在設置也保持一致:電源模式更改為“最佳能效”,保證屏幕在日常能夠清晰觀看更改為75%。
酷睿i5-1240P平臺從98%電量測試至剩余5%電量,93%的電量能夠提供11小時的續航。
銳龍7 5825U平臺從97%電量測試至剩余4%電量,同樣的93%電量可以提供13小時38分鐘的續航。
AMD因為功耗釋放比Intel略低一些,所以在續航上多出了兩個小時半的優勢。
不過兩者都可以實現超過11小時的持久續航,對于一般用戶來說完全能夠輕松使用一天。
六、總結:12代酷睿P系列性能和續航更均衡
12代酷睿發布之前,很多人對于混合架構的設計疑慮重重,但事實證明,Intel的決策是正確的。混合架構無論是性能跑分,還是實際應用,都經受住了考驗,展現了強大的活力,而且不但性能提升巨大,能效提升也是幾年來最大的。
AMD這邊,推出Zen架構之后,一時風光無限,不過在低壓處理器這一塊,依然不如在移動平臺上耕耘多年的Intel有經驗。最新的銳龍6000U系列只是一次小升級,而且還順帶出了銳龍5825U這樣的“馬甲版”。
通過以上CPU性能基準、生產力場景等對比測試可以看出,酷睿i5-1240P要比銳龍7 5825U的表現出色得多。
混合架構充分發揮出了“核多為王”的優勢,酷睿i5-1240P的多核性能領先了銳龍7 5825U 17.9%之多,同時得益于架構升級,單核性能也領先了6.5%。
GPU方面,酷睿i5-1240P小幅度領先了銳龍7 5825U,閑暇時想要玩簡單的網游也沒問題。
在續航上,同樣51Wh的電池下,30W功耗釋放的酷睿i5-1240P可實現長達11小時的續航,而22W功耗釋放的銳龍7 5825U可堅持13個半小時,雙方策略不同,不過i5-1240P整體更為均衡一些。
另外,12代酷睿還有PCIe 4.0通道、雷電4接口、Wi-Fi 6E(Gig+)高速無線等特性,更能為用戶帶來極佳的移動設備體驗。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