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湘繡非遺傳承人成新湘給出的建議是,應設立國家“漢服日”。
成新湘認為,中國的漢服作為中國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是漢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通過不斷的自然演化與民族融合所產生的代表性服飾。
而因它引起的“漢服文化復興運動”是當代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漢族的文化溯源之旅。也是國學復興、民間信仰復興、傳統禮儀復興等大潮中的一條支脈,它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按照成新湘的建議,擬定每年三月初三定為中國漢服日,農歷三月初三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誕辰,也是古代節日上巳。因此,選定在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為“中國華服日”,旨在不忘根本,以期繼續前進。并且目前在部分地方的相關機構、漢服愛好者及漢文化傳承人也已約定俗成地在這天組織相關文化活動;
其次,完善漢服及相關漢文化的知識梳理及傳播,漢服日設立旨為通過漢文化中最易讓大眾接受點,激發群眾民族意識,完整保留傳承準確的漢文化;
再次,培育市場上相關企業,扶持漢文化相關龍頭企業,借企業之力進一步加強漢文化傳播的力度,與此同時開發出因漢文化興起的相關產業,挖掘市場上仍待開采的漢文化產業鏈條;
資料顯示,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三皇五帝時期一直到明代,華夏人民一直不改服飾的基本特征,這一時期漢民族所穿的服裝就是漢服。
它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