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在雙陽區山河街道佟家社區,“胖姐”王秀蘭正在為自己的合作社辦理手續,相關工作人員將她提供的材料上傳網絡,告訴她“辦完了”。“這么快?這就中了?”王秀蘭不敢相信。她告訴記者,以前辦事,哪怕只是補充一份材料,都要去十幾公里以外的“鎮上”——山河街道辦事處。“來回至少得半天,還不一定辦得成。現在家門口有了便民服務點,還有專人領辦、代辦,真是太方便了!”王秀蘭為這樣的政務服務點贊。
雙陽區把“精簡高效”理念貫穿作風建設始終,力促行政效能提升,常態化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首席負責”“首問負責”“首辦負責”等服務制度依規開展,“掌上辦、預約辦、網上辦、電話辦”“領辦、代辦”等服務手段形成常態化,努力打造實干擔當的“硬核”標簽。
偏遠地區設立便民服務站——
(資料圖)
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雙陽區政數局為了讓居民“少跑路、多辦事”,在全區選取佟家社區、土頂社區、新安社區、長嶺社區、石灰村等5個偏遠社區和村,開設便民服務網點,可辦高頻事項與鄉鎮級便民服務中心同步,有效解決了群眾出門辦事難題。為了方便日常管理,雙陽區本級政務大廳及所有鄉鎮、村(社區)大廳的綜窗工作人員全部由政府統一招聘,在區政務大廳統一管理下開展工作,做到第一時間完成“上傳下達”。
雙陽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趙宇告訴記者,圍繞全區重點工作,中心在完善各項服務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一個“細”字,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提供精細化服務,努力打造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政務服務環境。
在雙陽區政務大廳一樓,最顯眼的地方就是“E窗通”平臺自助服務窗口。各類企業的設立、變更、注銷等事項只需申請人在全省“E窗通”自助服務窗口自行填報即可,同時,窗口設置專業人員輔導申請人全程填報,極大提高了申請效率。“‘E窗通’自助服務窗口平均每天接待近百人次,且政務大廳還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刻制印章、免費打印復印、免費郵寄等服務,進一步減輕了企業辦事成本。今年年初以來,政務大廳共受理各類企業申報事項2000余件。”趙宇說。
為特色產業開辟綠色通道——
精準服務助力區域振興
在雙陽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一進門便可見“鹿產業涉稅事項綠色通道”字樣。“這里不僅特事特辦,還是黨員示范崗,為鹿產業涉稅企業提供便利化、精細化、人性化服務。”雙陽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所長張桐浩說。
近日,雙陽區稅務局聯合雙陽區工商聯、雙陽農商行,開展“聯合下企業 快速解難題” 走訪調研活動,針對企業“送政策”“問需求”“解難題”。此次活動中,聯合調研組共走訪企業29戶,收集企業提出的問題及意見建議13個,目前已解決5個,如針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協調雙陽農商行為9戶企業授信,授信金額達2.07億元。其余8個問題及意見建議正在研究推進中。雙陽區稅務局還將“稅企直聯”與“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稅商聯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等有機結合,制定“一企一策”服務方案,進一步壓縮相關業務辦理時長,為納稅人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稅收營商環境。
“板凳會”逐樓逐院——
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基層工作從小節著眼、從小事入手。
云山街道通陽社區位于雙陽區西南部,面積4.2平方公里,居民8117戶、17388人。社區大,老人多,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達3242人。針對實際,通陽社區專門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更好與子女交流;針對空巢、獨居老人,通陽社區上門通下水、修馬桶,定期檢查水電燃氣安全等。通陽社區還設有面積600平方米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內設書畫室、乒乓球室、圖書館、舞蹈室、健康驛站等功能場所,為社區居民服務。
圍繞“精細化”服務目標,云山街道要求社區干部走進小區“樓頭”、居民“家中”,從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注重關心居民的各方面需求。“組織機關和社區干部利用晚飯后、休息日逐樓逐院召開‘板凳會’,廣泛征求居民對社區黨建、小區治理、環境提升、矛盾化解等方面意見建議。對居民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盡量現場解決,解決不了的梳理成臺賬,由居民代表、黨員代表跟進監督,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板凳會’累計協調解決鄰里糾紛、安全隱患、小區建設等問題200余個。”云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丙雙說。
關注群眾的“小事”,一個個分析、一件件解決,以實際行動和工作實效讓國家政策惠及群眾,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雙陽區將繼續解放思想、求真務實,使干部隊伍始終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讓干部干事創業更有激情、更有本領、更有干勁,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雙陽實踐匯聚力量。
關鍵詞: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