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本本族”技能遺忘、剛出駕校不敢開車、車況路況不熟練……陪駕服務應需出現,但陪駕行業沒有單獨的行業分類和培訓資格證,存在個人兼職多、收費標準不統一等亂象。對此,專家建議,通過制定陪駕人員的資質標準、進行相關機構評級、消費者評價體系等措施規范其發展。(據《工人日報》)
從駕校簡單的道路到復雜擁擠的城市道路,許多人一時之間難以適應;上學時就考取了駕駛證,但長時間沒有駕車經驗,不少人上路后心里沒底;家人陪伴雖然也可以得到指導,但很容易出現矛盾,甚至是爭吵……在各種各樣的原因之下,專業的陪駕服務應運而生。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會出現各種問題。陪駕服務,也是如此。隨著陪駕服務的興起,一些人也發現了一些現實問題。比如安全的問題,若是出現安全事故,責任如何劃分,彼此之間的約定到底有沒有法律效應?比如糾紛的問題,若是陪駕人員與客戶發生矛盾,應該如何處理?比如資質的問題,當陪駕人員需要達到哪些標準。應對陪駕服務背后存在的現實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只有將陪駕服務規范起來,它才能更好地發展起來,才能行穩致遠。
眼下,陪駕服務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乏標準。陪駕人員的資質以及這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矛盾糾紛等,應該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這方面,完全可以參照教練員的標準進行制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陪駕人員就是路上的教練,完全可以將其納入教練員的行列里進行統一規范管理。對陪駕人員,是否需要參照代駕、騎手等工作人員,統一納入一個平臺管理,這也可以思考。此外,陪駕人員與客戶之間的互評機制,也需要及時地建立起來,從而讓制度規定更加完善。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