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春,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玉米主產區,擁有較大的秸稈資源量。
數據顯示,2022年,我市糧食產量達到248.5億斤,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457.39萬畝。在2022—2023年秸稈離田周期,全市的秸稈清理面積超過2000萬畝。
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一號文件對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建立健全秸稈收集利用處理體系作出重要部署。秸稈作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如何處理好、利用好,是農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積極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加快培育壯大綠色低碳產業,以農業高質量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是長春建設現代農業城、“雙碳”示范城的重要舉措。我市各地每年都在開展秸稈綜合利用的有益探索,過去秋收后無人問津、一燒了之的秸稈,如今成了搶手的“香餑餑”,。通過高效離田和“五化”利用,秸稈變身為營養飼料、環保燃料、土壤肥料,秸稈綜合利用水平的穩步提升,使曾經的生態“包袱”變為綠色“財富”。
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率處于較高水平,更重要的原因是政策、產業、技術、資金等多個層面的同時發力。去年,我市重新修改了《長春市農作物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條例》,堅持“政府主導、屬地主體、因地制宜、多措并舉、市場運作、 政策支持”,實現秸稈全量化處置、資源化利用、全域禁燒,已成為各級政府和農民的共識。
有的秸稈還了田,有的秸稈變了錢。2021年,我市啟動300萬頭肉牛產業暨“秸稈變肉”工程,力爭到“十四五”末期,全市肉牛養殖量超過300萬頭,飼料化利用秸稈超過720萬噸,秸稈飼料化利用率60%以上。
春耕前,處理秸稈是農田里的頭等大事。今年,按照《長春市2022年秋季—2023年春季秸稈全域禁燒行動工作方案》,我市統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進一步壓實秸稈離田工作責任,加強禁燒管控,2月底前完成重點區域秸稈清理,3月底前全面完成大田秸稈離田任務,確保不誤農時、不污染環境。
實行秸稈離田與還田相結合、以還田促離田,不斷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深入優化“五化”利用結構,構建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如今,在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同時,我市已形成多途徑、多層次、富有特色的秸稈綜合利用新格局。不斷拓寬的秸稈綜合利用渠道,正孕育著新收獲,訴說著新變化,為農業生產帶來全新變革。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