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遲末 作
有的開農家樂、辦民宿、弄采摘園,打造休閑旅游好去處;有的收發快遞、直播帶貨,成為村鎮集市人氣最旺的地方;有的開小超市、修理店、家庭作坊……在不少鄉村,農家庭院承擔多樣功能,演繹多彩角色。今年,“庭院經濟”首度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文件明確提出“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庭院經濟,顧名思義就是農民以自己住宅院落及周邊場域為空間范圍、以家庭為經營單位進行小規模生產、為自家和社會提供農業土特產品和有關服務的經濟形式。它既是農業經濟的組成部分,又是聯結大市場的市場經濟。庭院經濟今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傳遞出重視和鼓勵的積極信號??梢灶A見,繁星密布的庭院經濟,勢必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庭院雖小,作用不小。縱觀各地發展庭院經濟的實踐,可謂五光十色:枸杞、蘋果、紅棗、杏樹等特色經濟林木裝點著村民房前屋后;牛、羊、雞等多種養殖業辦出農戶庭院特色;民宿、農家樂推出打糍粑、賽山歌體驗……“方寸地”已成農民增收的“致富園”,“微經濟”正在激蕩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發展庭院經濟,意義不可小覷。對農戶,有助于盤活家庭院落等閑置資源;對村莊,發展多彩庭院,提高村莊的文化品位,為鄉愁賦予情感載體;對地方,由庭院匯聚和培育特色產業,有助于促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對國家,庭院生產的土特產品也可向市場供給。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的《關于鼓勵引導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脫貧地區庭院經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類型更加豐富,產銷銜接更順暢,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發展水平明顯提升;通過庭院經濟獲得的收入持續增加。
發展庭院經濟絕非簡單回歸“小農生產”。地方政府要強化對庭院經濟發展的引領、支持與服務職能。其一,堅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底線,將庭院經濟發展與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綠化美化結合起來,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要尊重農戶意愿,讓其自主選擇產業、自主經營,切忌強迫命令。其二,出臺鼓勵政策,補齊要素短板。要在資金、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對庭院經濟進行精準扶持,幫助農戶“闖市場”;要提高組織化水平,引入龍頭企業等合作主體,強化他們與庭院經濟經營戶的利益聯結,提高庭院經濟的市場競爭力。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