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大開發、大建設階段的上城區彭埠街道,轄區14.76平方公里內現有在建工地99個,工地總數量可以排到主城區前列。
是發展熱土,也是治理痛點。為深化“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彭埠破立并舉,新推出了“工地監管一件事”個性化執法場景。
自6月底改革以來,彭埠街道持續開展的“凈路一號”行動,重點推進在建鳳起東路、曇花庵路沿線等亂象集中區域的一批工地綜合治理工作,檢查食堂食品安全、環境秩序、垃圾分類、防欠薪、施工安全和汛期應急等情況,現場查處問題15個,針對問題開具《彭埠街道一體化執法工作聯系函》,同時對建設主體和施工單位進行約談,匯集多方力量對建筑工地進行“會診把脈”,要求建設主體及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監管效果進一步凸顯。
“彭埠的工地不僅多,還不具備合圍條件,主要沿著錢塘江呈線性分布,如果管理不善隨時可能有違法設立的工程車進出口接駁到市政道路上,從而導致存在交通安全隱患、道路揚塵、道路坑洼、管道破損等諸多環境治理問題。”彭埠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雅斌介紹道。
難管也要管。工地是個非常綜合的“小社會”,以前是城管、質安監、公安、交警、市場監管、人力社保等多條線各自“單線作戰”,一個工地一個月會迎來好幾撥檢查,而每個條線覆蓋一次檢查又呈現量大面廣,費時又費力。
“但自從改革以后,情況不一樣了,‘一支隊伍管執法’,打破了部門條線間壁壘,通過集成式執法,綜合查一次,不僅解放了基層執法人力,還避免了重復執法、交叉執法等問題,提高了執法效能,同時被檢查單位的問題接收、處置及成效標準也趨于統一,在街道區域內形成良性的治理態勢。”張雅斌說。
目前,為更好地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彭埠街道設立了街道行政執法統一協調指揮分中心、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與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臨時黨支部,完善組織架構,并聚焦“隊伍一體化、場所一體化、執法一體化”,整合物理空間,將于明年建成一個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彭埠城市管理綜合治理中心,實現街道綜合執法隊集中辦公,各城市管理要素集約運作的模式。(記者 呂燁玨 上城微融圈 張歡 褚瀟)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