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高考順遂。剛過了端午假期,昨日全省36萬考生奔赴高考考場。市教育考試院匯總了一天下來各考點的情況,杭州高考首日平穩順利。
高考似乎有一股神奇力量,將已經參加的、正在參加的以及將來要參加的人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場橫亙于不同時代、跨越千萬里路途的巨大共情。這既是一種社會情懷,也承載人們對考生金榜題名的美好祝福。
雖然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與過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局面相比,如今的“新高考”早已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局面,有著多次學考、選考經驗的考生也愈發淡定,他們以更從容的心態迎接這場“挑戰”。
昨日,記者兵分多路直擊杭州各考點現場。考場上,考生們全力以赴、逐夢未來;考場外,送考、護考、助考溫暖有愛。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今后的路通往何處,有著無數可能。祝愿天下考生,夢想如期而至。
最真摯的送考
即將退休的老教師用愛上好“最后一課”
浙大老教授追憶首屆高考為考生加油
每年高考,送考都是繞不開的主題。
在杭二中濱江校區考點門口,高三(3)班班主任錢桂芬,給進校的每位考生派發“好運錦囊”,并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錢老師教的是化學,今年11月她即將退休,這個班是她帶的最后一屆學生,且是高一入學就開始帶起,所以師生間感情特別深。
高考前一天,錢老師給同學們上最后一課,召集高中三年所有任課老師,為學生們合唱《送別》,現場不少學生雙眼濡濕。最后一課,她送給同學們四個字——厚道、后勁。“我對他們說,希望你們底蘊、實力都要厚,這樣才有能力幫助更多人。‘后勁’是希望你們成為長跑選手,不光在高考賽場上,今后也要堅持……”
同樣是在杭二中濱江考點,吳爸和郭媽一身紅衣,顯得很喜慶。對兒子的培養,夫妻倆一直很重視,孩子在二中讀書后,他們就在附近租了房子,當天是走路陪兒子來赴考的。
1994年,吳爸和郭媽參加了高考,吳爸考進了北京理工大學,郭媽考進了東南大學,妥妥的一對學霸父母。這段時間,郭媽常和兒子交流當年考試的心得:“這兩天我跟兒子說得最多的,就是高考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節點,但不是唯一的重要節點,就把它當做一場平常的考試。未來的路還很長,正常應對就好。”
十四中鳳起校區考點,一位老先生站在校門口留影。他叫張夢新,今年75歲,45年前就在這里高考,那時候他剛過而立之年,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考生,后來成為浙大新聞系的一位教授。昨天,老先生特地趕來拍照留念,同時也為考生們打氣。他感慨地說:“當下的考生遇到了好時候,我那一年高考全國大概只有4.8%的考生能考上大學,而現在的錄取率超過90%。所以一定要成熟冷靜,考出自己的水平。”
最暖心的護考
為方便考生 全省首次實行“五碼合一”
男生跑錯考場 交警火速出警16分鐘送達
昨日一早,考生們在家長的溫暖送考中走進考場,但總有一些小意外發生。
學軍中學考點門口,一位學生忘帶身份證。“沒關系,先報一下身份證后6位數字,考生先進考點,不要耽誤考試。”現場的老師囑咐身邊的家長,可以回去取身份證,或到派出所臨時補辦身份證,在考試結束前送到即可。
今年,為了方便考生,全省利用大數據優化信息查驗方式,考生進入考點首次實行“一屏通覽,快速通過”,即考生刷身份證,一屏同時出現本人準考證、健康碼、行程信息、疫苗接種信息、核酸檢測信息等“五碼合一”,部分考點還可同時查驗體溫即“六碼合一”。考生進入考點僅需帶好身份證,進入考場則繼續采用人臉識別進行身份驗證。
“怎么辦,我核酸過期了!”早上7點50分就趕到杭二中東河校區考點的小陳急得直跺腳,原來他記錯了之前做核酸的時間,早上才發現已經超過72小時。
“別急,你在這兒等著,我去站點拿物資,馬上回來。”上城區小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長明寺巷站點護士周靜月得知情況后,一邊安慰小陳,一邊跨上電瓶車趕往附近的站點。幾分鐘后,周靜月就取來了物資,現場給小陳進行核酸采樣。“估計還會有考生忘記做核酸,我在這等到進場結束吧!”經驗豐富的周靜月守在保障點,截至上午8點半,她共為6名師生進行了核酸采樣。
8點45分,十四中鳳起校區考點門口,一位交警騎著摩托車把一位考生送到。原來,這位考生一早去了十四中康橋校區,發現自己跑錯考點后,立刻報了警。拱墅交警大隊康橋中隊輔警王欣第一時間趕到康橋校區。“當時我接到報警求助,在石祥路通益路口接上了這名考生,之后一路鳴警笛上了高架,從留石轉上塘,再經由地面道路到了十四中鳳起校區考點,全程只花了16分鐘。”王欣說。
最實用的助考
連續12年公益出品高考志愿填報手冊
學生、家長可預約到杭州日報社領取
在杭州高級中學貢院校區考點,一身粉色長裙的李阿姨拿著本報出品的《2022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認真翻閱了起來。“剛剛我們幾位家長還在說呢,高考結束后,填志愿也是門大考,這本手冊剛好可以做參考。”在李阿姨身邊,幾位同樣戴著杭州求是高級中學紅色定制款口罩的家長,聽說這是杭州日報出品的指南,都紛紛上前想要一本。
作為本報品牌項目,今年是《指南》推出的第12個年頭,邀請經驗豐富的省教育考試院專家、高校招辦主任等撰寫志愿填報技巧,免費送給高考生,助力考生進入適合自己的大學。
當天,《指南》還出現在了杭城多個高考考點,受到了考生家長的熱捧。分發完畢后,還有家長詢問:“剛剛兒子同學家長問,這本《指南》哪里還有的領呀?”
大家可關注“杭州日報學點點”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中發送:指南+姓名+手機號碼+地址,進行預登記,再到體育場路218號杭州新聞大廈一樓杭報廣告部前臺領取,時間9:30—17:00(工作日),每人限領3本,領完為止。(記者 王厚明 胡鴻 王澤英 柴悅穎)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