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魔
當我們談到未來的城市交通時,電動兩輪車已經被證明是私家車和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行性替代品,這一點從市場中穩步增長的電動兩輪車銷量以及越做越龐雜的車型分類就可以明顯看出。
但是,對于一些追求上進的電動兩輪車設計師來說,僅僅在這些車的造型風格與性能方面做文章并不能使他們感到滿足,他們更想打造出具備多功能性的解決方案,這樣一來,這類兩輪車的車主只需要花費一輛車的價錢就能夠享受多款車輛的功能表現。
【資料圖】
比如你眼前這款名為TRISO的電動摩托車就是特地為此而設計,它是一款對環境適應性極強的多用途兩輪車,其設計師將兩輪車的效率與性能完美結合在一起,以此來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兩輪車的移動性和騎行娛樂性表現。
TRISO的設計師LaurenceLAI和羅靖軒,是兩位來自臺灣省的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其實從這臺車的造型風格上,你能明顯感覺到它的目標受眾就是20-30歲的年輕人,這些人忙碌、活躍,并且十分樂意減少自己的碳足跡,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力。
首先在整體尺寸方面,這款摩托車擁有1300mm的軸距,780mm的座椅高度和290mm的離地間隙,本身屬于中型踏板車之列。
為了加強車輛的未來感也為了提升年輕人對它的好感度,設計師特地選擇了一種很酷炫的配色方案,即是將橙色及灰色的色調與白色的車身框架結合在一起。
在設計TRISO時,兩位設計師利用騎行三角形,以最簡單的幾何線條勾勒出100%零排放摩托車的形狀,并且這種極簡式美學設計也非常有利于減少摩托車的空氣阻力,使車輛擁有更低的能耗表現。
時尚前衛的造型固然能幫它得到不少年輕用戶的青睞,但TRISO的最大特點在于它可以輕松地從一輛性能車轉變為貨運車,滿足那些對于多用途通勤車有需求的用戶。
因為設計師要創造一種可以適應任何生活方式的電動兩輪車,對TRISO的車主來說即是能騎著該車進行日常通勤,越野冒險,甚至購物,于是他們為這款車打造了三種騎行模式——Eco、Road和Explore,而每一種模式都會利用到不同的車身形狀和騎行美學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模式之間的切換也都是無縫的,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就會轉換完畢,快到你身邊的路人都很難發現,這點對于那些不想在路上引起過多關注的人來說非常實用友好。
除了騎行模式間的無縫切換,TRISO的另一大特點是它的主要儲物空間也能根據騎手的需要隨意擴大與縮小。
和大多數跨騎電動摩托車一樣,TRISO也將原本位于“油箱”下方的部位做成了儲物空間。但和其他摩托不同的是,該儲物空間的底部使用的是柔性編織材質,于是整個空間就變成了一個可收縮的“儲物袋”。
當把車輛調節到儲物模式時,下方的“儲物袋”就會被打開,通過車體上方的電滑門,騎手就能更方便地存放頭盔、背包、電腦等中等大小的隨身物件。
并且這個“儲物袋”在顏色和材料的選擇上也與車體本身保持高度一致,這就讓整車看起來十分的自然協調,可以說設計師在為其增加實用性的同時也并沒有忽視整體上的美觀度。
而當騎手不需要利用載貨能力的時候,摩托車就會回歸到它更苗條、更有肌肉感的輪廓造型。
在性能方面,TRISO搭載了一臺最大輸出功率為12kW的后輪電機,在最高性能模式下摩托車可以跑到75km/h的最高車速。為了確保駕駛安全,該車的最高車速會受到電子限速的嚴格限制。
為車輛提供動力的則是一塊容量為2.6kW的51.8V50Ah電池組,其充電口就隱藏在坐墊下方,支持車輛直接充電。在混合城市駕駛模式下,這塊電池可以支持大概13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足夠滿足日常通勤的需求。
在前衛造型和可伸縮儲物空間外,TRISO還有一個超前設計是它摒棄了傳統的數字顯示儀表,配備了如今汽車上常用的HUD顯示屏,能夠顯示駕駛模式、車速和剩余電量等基本信息。
這樣騎手想了解車況的時候,就不需要刻意把目光從前方道路上移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動兩輪車的騎行安全。
就總體設計而言,TRISO是一款無論新手菜鳥還是專業騎手都能輕松駕馭的多用途電動摩托車,而且該車的靈活性和高騎行姿態也保證了即使是在泥濘小路上也能帶來騎行樂趣。
事實上,它可以適應幾乎所有的路況場景,從城市街道到越野斜坡,從海邊沙灘到山區野路,只要電量充足它可以陪你跑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比較遺憾的是,TRISO目前還只是一臺處于圖紙階段的概念摩托。不過無論該車未來是否會真會走向量產,它都為制造商們展示了一種讓兩輪電動車提升實用性與多功能性的優秀方案,但如果有一天能在現實中看到它,那就再好不過了。【END】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