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我看中奧迪A4時尚動感,無現車,最快5月底,也可能6月中旬。我追問銷售顧問,被告知是汽車芯片產能跟不上造成的。”、“寶馬新4系425i曜夜版,現在訂車預計到10月交車或許更晚,據說排產很少。”......近來,身邊不少朋友遭遇選購心儀車輛需排產等待,有的訂單甚至要等待半年。 芯片對汽車到底有多重要?汽車芯片產能為什么跟不上?什么時候才能緩解?哪些汽車廠家受到了影響?普通消費者買車受到哪些影響?
疫情持續沖擊下全球車企的“芯片荒”
芯片對汽車究竟有多重要呢?這么說吧,以前發動機對燃油車有多重要,現在芯片對智能化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就有多重要芯片,毫不夸張地說芯片是整個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據統計,一輛普通汽車至少有40多種芯片應用;而高端車型則需要150多種,這些芯片負責感知、控制、計算、通信等各種重要功能。一旦汽車缺少了芯片,無疑等同于“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架子”,汽車產業將被迫減產或停產。舉個例子,新能源車里有個非常關鍵的東西,叫IGBT芯片,中國IGBT芯片98%靠進口,除IGBT芯片外,其他高端汽車芯片進口比例也在80%-90%左右。 汽車芯片產能為什么跟不上?這還是新冠疫情惹的禍,全球各行各業在疫情之下,紛紛居家辦公、居家上學,終端市場對手機和電腦所芯片的需求增加,半導體芯片公司紛紛將生產重心轉向消費電子產品領域,而當汽車制造商陸續開始復產復工后,半導體芯片卻無法及時提供充足的供應,進而導致了眼下汽車產業面臨的困境。目前已經確認受到影響的車企有:FCA集團、福特、豐田、日產、本田、大眾、特斯拉等幾乎囊括了全球汽車大鱷們。其中,福特發言人就此事發言時稱,由于半導體芯片的短缺,其位于美國肯塔基州的工廠生產線將被迫提前停產,大眾斯柯達品牌也宣布由于芯片短缺開始暫時停產。
2021年5月14日,外媒報道據咨詢公司AlixPartners最新評估顯示,到目前為止,本次芯片短缺已經導致全球汽車產業直接損失1100億美元。而今年1月份時,預估損失才610億美元,整整上漲了81.5%。同時相關據數據顯示,受芯片缺貨影響,今年全球汽車產量將下降390萬輛,且在第四季度前不會有所改善。這也變相說明了芯片短缺的嚴峻性。再看中國汽車市場,每年2800萬輛規模,占全球市場超三分之一,但中國汽車芯片的產值在全世界還不到5%,恩智浦、英飛凌、瑞薩、德州儀器等歐美大廠商占比至少達到85%。另外,全球汽車半導體行業排名前20的公司里,中國本土公司只有1家,存在感非常低。
車企集體給“時間表”:二季度最難熬,三季度開始緩解
作為車企,往常產能經常供大于求,現在受芯片缺貨影響,流失訂單與銷售額損失還不算非常大的問題,真正觸及根本的還是產能下降與研發止步。各大廠家正竭盡全力解決“缺芯”問題,多家車企近日陸續給出芯片供應緩解的預測時間表,且這些時間表不盡相同。筆者梳理了一下,國內車企在芯片供應緩解的預期普遍比國際車企要樂觀一些,預計在三季度供應得到緩解的占多數。其中,小鵬汽車表示,“二季度有可能是芯片最有挑戰的一個季度,理想狀態下在三季度能夠緩解。”蔚來汽車此前也表示,二季度的挑戰比較大,三季度會有所緩解。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則預判,“七月份之后,三季度可能會好轉。” 正如汽車廠家預估的那樣,芯片廠商陸續傳遞出來積極信號。從芯片危機源頭來看,汽車用微處理器占全球出貨量70%的臺積電,此前將產能傾斜利潤更高的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芯片,導致汽車芯片產能較低。不過今年年初,臺積電已表態或將優先生產汽車芯片,加上薩瑞、強茂等芯片廠產能逐步恢復,汽車芯片產能有望逐步得到提升。在臺積電 2021年一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臺積電CEO魏哲家指出,隨著其他生產商的恢復以及產能提升,預計2021年6月就可滿足車企最低需要,但供求緊張局面仍然會延續到2022年。 芯片生產商“黑天鵝”事件頻繁發生,使得汽車芯片供應更加吃緊,對消費者而言,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車價上漲及提車周期的延長。以特斯拉為例,特斯拉5月8日發布公告,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車型將上漲1000元人民幣。 日前,筆者走訪了杭城主流的汽車品牌4S店,因為全球“芯片荒”導致很多品牌的熱銷車型價格回調,及提車周期延長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看中的某款車型一天一個價或提車周期加長,很有可能是因為新車所需的芯片可能還沒投產。尤其是某些熱門的進口車,不僅售價上調,而且交車需要等好幾個月,商家們普遍預計最快第三季度市場上的進口車價格或將迎來一波下調,不急著購車的消費者再等等吧。(文/郭蘭英)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