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日新聞》報道,本田新任社長三部敏宏舉行了自4月1日就任社長以來的首次媒體見面會,并公布了一項“大躍進”般的電動化計劃。本田的目標是,到2040年停止銷售燃油汽車,使得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占比達到100%。
本田還提出,到2050年,通過與本田有關的所有產品和企業活動,實現碳中和目標,并使得摩托車和汽車產品實現事故零死亡,產品100%采用可再生材料。
保守的本田
本田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制造商,在電動化轉型上表現得非常“保守”,無論是在車型還是規劃上都遠遠落后于其他車企。據《汽車新聞》報道,上一任本田社長八鄉隆弘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本田計劃到2030年致力于發展油電混合動力汽車,而不是純電動汽車。他認為,純電動汽車將不會成為主流,電池需求也不會大幅增加。當時,三部敏宏擔任本田研發負責人,主導本田在電動化、智能化等領域的工作。
而隨著三部敏宏從八鄉隆弘手中接過掌門人的位置,本田的電動化進程馬上提速。三部敏宏表示,到2030年,本田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主要市場的銷量將占本田汽車銷量的40%,到2035年占80%,到2040年則到達100%。同時,本田將在未來6年內不考慮銷售收入的波動,為包括電氣化在內的研發計劃投資約5萬億日元。
但《福布斯》指出,本田目前只有一款電動汽車,起步非常晚,并且要到2040年才能完成轉型,相比其他車企落后了一大截。奧迪在今年宣布停止研發汽油或柴油發動機,同時計劃在未來10到15年內完成轉型。此外,梅賽德斯-奔馳、豐田和大眾3家車企巨頭停售燃油汽車的日期分別為2022年、2025年和2030年。
在自動駕駛方面,本田的計劃也非常保守。本田方面表示,到2030年,在主要市場的所有汽車車型中應用升級后的全方位先進安全輔助系統。這套系統包括三大子系統:正面事故回避、側后方事故回避和減輕駕駛負荷。
其中,“減輕駕駛負荷”系統包含以下功能:彎道降速輔助、車道變換提示、主動變道輔助和車道保持。這是如今新勢力造車和眾多車企都已經量產并搭載的L2級駕駛輔助系統,而本田預計要花10年時間才能做到這些。《福布斯》認為,按照本田目前的自動駕駛研發進度,2050年實現事故零死亡,僅憑本田自身恐怕無法實現。
大勢所趨
放眼世界各國和各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戰略,歐盟、中國、韓國、美國等都出臺了各種減排條款,還有一些地區直接宣布禁售燃油車。
在日本,去年12月,日本政府公布了一項“綠色增長計劃”。在未來15年內,日本將淘汰燃油車;到2035年,電動車將替代燃油車。同時,日本政府計劃在2030年前至少實現減排46%的目標,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根據瑞典EV-volumes公司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324萬輛,去年同期為226萬輛,同比增長了43.36%。國際會計事務所德勤預計,到2030年,全球可以售出310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全球新車銷量的1/3。
時至今日,全球汽車產業向電氣化、智能化發展已成為不可逆之勢,包括本田在內的許多車企,電動化轉型都是被逼出來的。
本田的布局
據《朝日新聞》報道,三部敏宏表示,未來6年內,本田將不考慮營收的波動,為包括電動化在內的研發項目投資約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010億元)。
在三部敏宏看來,要想在2040年完全淘汰傳統燃油車和混動車,電池至關重要,而本田考慮采用的創新技術之一是固態電池。
據《汽車新聞》報道,本田將基于e:Architecture平臺的產品將使用新一代固態電池。這項技術目前還在開發中,預計將帶來諸多好處,包括成本更低、續航里程更長和充電速度更快。支持者稱,它還將降低電池起火的風險。本田e:Architecture這個全新電動汽車平臺將首先在北美地區部署,然后再引入世界其他地區。
此外,本田的電動化轉型還將基于與通用汽車的合作。本田在去年與通用汽車達成合作,宣布將在新車型中使用Ultium電池和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Ultium電池將使用新的NCMA(鎳、鈷、錳和鋁)化學物質,加入鋁的陰極可使稀有鈷的需求量減少約70%。而通用汽車的純電動模塊化平臺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將全面覆蓋各級別車型,包括皮卡及性能車。按照此前簽署的合作協議,基于Ultium電池技術和電動汽車平臺,本田品牌和謳歌品牌將在北美地區分別推出一款大型純電動汽車,在2024年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本田在聲明中強調,燃料電池技術仍將是其電動汽車戰略的“另一個支柱”。本田是目前在美國銷售氫動力汽車的三家公司之一,但由于缺乏生產和分銷網絡,氫動力汽車的銷量和銷售地點都受到限制。本田表示,將繼續與通用汽車合作,實現“氫燃料社會”。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