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第一輪價值發現后,會有價格重新調整的階段,但并不意味著板塊行情的終止,相反未來三年到五年時間里,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有望是新經濟的‘發動機’,因此,明年新能源汽車行情很大可能會進一步深化演繹,更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會有機會獲得大量訂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板塊指數再創新高。”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可以看到,在A股市場資金明顯撤離之際,新能源汽車概念板塊成為為數不多的大單資金加倉領域。12月15日,153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合計吸金35.25億元,其中,11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在1億元以上,比亞迪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6.36億元,緊隨其后的億緯鋰能、長安汽車、華友鈷業等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2億元,分別為,2.35億元、2.26億元、2.15億元,其他大單資金凈流入在1億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還有,贛鋒鋰業、格林美、陽光電源、廣汽集團、欣旺達、寧德時代、愛康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壓力增大、產業轉型升級等多重因素疊加的環境下,新能源汽車今年可謂戰績顯赫。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分別長75.1%和104.9%,單月產銷第5次刷新了當月歷史記錄。
不僅如此,在12月11日由工信部舉行的媒體溝通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介紹,通過調研,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為130萬輛,預測明年“會有更大的驚喜”,“初步估計評判,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增速會超過30%以上,甚至會接近40%。這意味著2021年的銷量會達到180萬輛。”
超預期的產銷也令眾機構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后續基本面持樂觀態度,五礦證券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極具縱深的產業鏈條,也是一個具備廣闊成長空間、市場導向、兼具制造與消費屬性的產業,在全球均被視為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綠色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也將成為未來各全球主導型經濟體之間開展合作的重要抓手。在這樣一個藍海行業中,全球產業之間更多是“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我們堅定看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前景,產業鏈各環節上的頭部企業,未來均有望成長為全球性的領軍企業。
而除五礦證券外,12月份以來,安信證券、華創證券、太平洋證券、中銀證券、申萬宏源證券等22家券商發布54份研報表示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機會。
部分私募也加入唱多陣營,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頭部的新能源造車企業完成市場融資后,他們會加大對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的投入和布局,所以我們認為整個新能源車產業鏈明年的產量會有更大的增長,相關的細分產業上會有更多的布局機會,從而來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和變得更加成熟。
雖然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前景可觀,但是短期來說,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對記者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相關股票已經相對過熱,并不是很好的投資機會。未來我們認為應該多關注智能化汽車、網聯化汽車這類已經產生的,汽車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去投資。
就個股而言,劉巖認為,目前較為知名的新能源汽車概念股都已經較為高估,不建議投資者追高加倉,可以認真研究目前國內行業板塊內仍處于價值底部的投資標的,尋找更安全的機會。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