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麟、博郡之后,又一家造車新勢力要倒閉了。
2020年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且公司停業多時,長江汽車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據報道,長江汽車拖欠員工工資長達12個月,工資何時發放至今沒有動靜。
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破產文書顯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被法院裁定進入破產清算程序。長江汽車的債權人需在11月11日前,向管理人申報債權,書面說明債權數額、有無財產擔保及是否屬于連帶債權,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將于11月26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汽車面臨的困局還遠不止欠薪和資金吃緊。
天眼查顯示,去年至今,杭州長江汽車已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等法院136次列為被執行人,累計執行標的超4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曹忠等公司相關人員也127次收到限制消費令。
手握 “雙資質”,獲香港首富李嘉誠多次加持的長江汽車,怎么就行至末路了呢?
3年燒光51億
李嘉誠曾是第三大股東
走向破產清算的長江汽車也曾有過高光時刻。
長江汽車的前身是1996年掛牌的杭州長江客車公司,曾是杭州乃至全國公交車車輛的骨干生產企業。后來因經驗不善,企業瀕臨破產,其生產資質被納入工信部擬淘汰汽車企業名單。
2013年,五龍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注資重組杭州長江客車有限公司,并將其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建設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控等五大先進工藝生產設施,成為五龍電動車旗下整車核心制造工廠。
按照長江汽車當初的規劃,其業務最初集中在新能源商用車領域,后來在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后,才計劃生產A00級和A0級純電動SUV等,發力乘用車市場。
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最早一批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車企。次年12月,工信部公示第302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長江汽車位列其中。至此,長江汽車正式成為僅次于北汽新能源后第二家拿到“雙資質”的新能源造車企業。
與此同時,長江汽車發布電動車品牌“長江EV”,五龍電動車更是砸下51億重金押注,并一舉拿下了1150畝土地開始建新廠。2016年4月,杭州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二期年產能為30萬輛。
至此,長江汽車正式成為新能源造車熱潮中的一員。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龍電動車注資重組杭州長江背后,還有香港首富李嘉誠的身影。
早在2010年,李嘉誠就開始投資新能源汽車行業。當時他以0.73港元/股的價格,買入五龍電動車4億股份。并在此后多次增持五龍電動車股份,2015年李嘉誠的持股比例一度升至8%,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在李嘉誠“加持”期間,長江汽車一時聲名大噪、風光無兩。
2016年前后,貴州長江生產基地建立,長江汽車隨后加速擴張,在多地建廠、投資,還涉足電池上游材料和電池設計等相關產業鏈的業務。
然而,即便有李嘉誠的明星背景,五龍電動車的業績也并未有所起色。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今,五龍電動車連續虧損長達9年。而李嘉誠也不斷減持股權,如今李嘉誠已不在五龍電動車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持股比例低于0.04%。
除了李嘉誠之外,曾為五龍電動車“心動”過的還有神州租車。2018年7月,神州租車發布公告稱,擬以每股0.06港幣的價格認購五龍電動車90億股,并認購該公司6億港元可換股債券。但之后此事也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富豪“傾心”,追求者眾多,連多地政府也曾向長江汽車伸出橄欖枝。在各地政府的招攬之下,貴州長江、深圳長江、成都長江和廣東長江等多家子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天眼查顯示,杭州長江的大股東之一,是有杭州余杭政府背景的北京紫荊聚龍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9.83%;貴州長江的大股東,是有國資背景的貴州貴安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9%。
淪為李嘉誠“棄子”
為零跑汽車代工
對于長江汽車如今的危機,其內部高層人士曾指出,長江汽車的困境始于2018年下半年,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市場需求下滑,公司開始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的問題。
例如2013年以前,續航超過250公里的車型,綜合國補、地補,每輛車可以拿到14萬元;現在一輛純電動車最高才僅能拿3萬元。受補貼退坡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也開始一路下滑。從2019年7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已連續12個月同比下滑。
“逸酷早就研發出來了,但是新能源補貼門檻一再提升,拖到后面這款產品已經達不到補貼要求,導致采購成本太高,缺乏競爭力而沒能上市。”該內部人士透露說。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