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口瀑布景區回應游客互扯頭發搶坐車:免票游客多,工作人員未在現場。
9月25日,山西吉縣,網傳多名游客在壺口瀑布景區內推搡扯頭發。景區工作人員回應,因景區實行周一到周五免票,當天游客非常多,有游客為搶著乘車進行撕扯,當時工作人員不在現場,未能及時制止,導致爭搶現象發生。(9月27日北晚新視覺網)
廝打、扯頭發,你來我往,那是相當的生猛。這戰斗力,不去參加自由搏擊比賽,似乎有點屈才。
知道的,曉得只不過是萍水相逢的游客,都是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陌生人;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有什么深仇大恨,非要拼個你死我活。
外出旅游,本來是件很輕松的事情,開心最重要。現在,卻悍然上演“全武行”,旅游的好心情被破壞一空,還可能“很受傷”。何苦來哉?
而打架的原因,也透著幾分無厘頭,說出來十分可笑——僅僅是為了搶著乘車。有些事需要“奮勇爭先”,有些事卻需要“禮讓為先”,自己晚一會兒乘下一輛車,不會對正常旅游造成多大影響;禮貌排隊,或大度地將先乘車的機會讓給別人,體現的卻是個人的素質、水平和善意,甚至還能從一定程度折射出社會的文明程度。
毋庸諱言的是,在旅游領域,國人的文明表現并不令人滿意,不僅在國內頻頻曝出負面新聞,還經常出現“丟人丟到國外”的現象。
去年,有一則新聞讓人心中五味雜陳——日本朝日新聞評出“2018最不文明游客排行榜”,其中中國被提及次數最多,韓國和俄羅斯緊隨其后。日媒稱,有游客在世界文化遺產涌泉池里洗衣服,家長帶孩子隨地小便,在竹林里刻字涂鴉。(2019年1月1日北京時間)
這個所謂的“最不文明游客排行榜”,只是一家媒體評出的,并不見得權威,其評選標準和方式也并不見得有多科學。中國被提及次數最多,也可能是去日本的中國人非常多造成的。想必很多人都有感覺,走在日本街頭,特別是走在銀座等商業區的街頭、走進藥莊等熱門購物場所,滿耳都是中國話,很多店還專門配備了華人做導購。人多了,不文明行為發生的幾率當然就增多了。
但不管怎樣,登上這樣的排行榜并名列前茅,終歸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都值得我們反思。而想必大多數人也都承認,一些國人的行為確實并不那么文明,中國游客“丟人丟到國外去了”的新聞頻頻被媒體曝光,不僅丟了自己的臉,還給中國人的整體形象抹黑。
國內某些游客之所以“丟人丟到國外”,根子其實還是在國內。
毋庸諱言的是,由于歷史原因和客觀條件所限,國內的文明氛圍跟文明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對不文明行為的輿論壓力和懲處機制更是不可同日而語。有些人在國內驕橫跋扈習慣了,跑到國外去也本性難改,難免就會丟丑賣乖。
因此,解決文明問題,最主要的還是要著力提高國民的整體文明素養和規則意識,通過宣傳和教育引導讓更多的人文明起來,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該做。大家都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習慣,就不會做出出格的言行了。
不過,此次發生在壺口瀑布景區的不文明事件,不單單是游客的錯,景區也存在問題,甚至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景區周一到周五免票,讓利乘客,是好事。但不能因為免票就疏于管理,當甩手掌柜。
首先,景區要對進入的游客數量進行科學測算,根據景區接待能力實行總量控制。同時,還須安排好相關服務,不能出現因服務設施不足而引發的不便甚至是沖突。游客因爭搶乘車而打架,是否暴露出景區運送車輛不能滿足正常需求的問題呢?
其次,景區應當建立完備的安全預案,遇到突發事件及時處置,以免問題升級,給游客帶來風險,也影響景區的形象。當時工作人員不在現場,未能有效維持秩序,發生沖突后又未能及時制止,很明顯存在管理方面的疏漏。
游客需要吸取教訓、提高文明素養,景區更應該查漏補缺,提高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