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2月14日晚通報稱,當日17時40分,該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發生嚴重火災。
經過全力撲救,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火災已得到初步控制,沒有人員傷亡,火災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翁丁寨位于瀾滄江畔
終年云霧裊繞
翁丁,在佤語中也有
云霧繚繞、高山白云湖之靈秀的意思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
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
翁丁村老寨有著四千多年歷史
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佤族村落
也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后的活體
被《國家地理》雜志譽為
“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
2018年夏天,我們來到了滄源佤族自治縣的翁丁寨,參觀了中國最后一個原始部落。
翁丁寨,系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是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和歷史文化名村,臨滄市十大優美村寨之一,中國佤族歷史文化和特色建筑保留最為完整的佤族群居村落。
“翁丁”,佤語意為云霧繚繞的地方。位于云南省臨滄市滄源縣勐角民族鄉境內,距離縣城33公里。期核心區域——翁丁大寨有近400年的建寨歷史,共有105戶,526人,均為佤族。現已開發成為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規劃面積2.42平方公里。區內平均海拔1300米,年均氣溫16.8度,年降雨量2500毫米。由于歷史和自然等原因,獨具特色的佤族原始宗教、生產生活習俗和建筑風格被完整的保留下來。集司崗里創世史詩、萬物有靈的思想于一體,這里保留有最為完整的佤族傳統桿欄式茅草房,有佤族圖騰、寨樁、祭祀房、神木、木鼓房及傳統家庭式的手工藝作坊。木鼓等神圣的祭祀活動,是佤族傳統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是中國最后一個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部落。
近年來,通過合力攻堅,多方籌措資金,累計投入逾500萬資金,對翁丁寨原始部落文化旅游區內的村容村貌進行保護和整治開發,修建了游步道3公里,旅游公共廁所數座;新建了佤王府、民俗陳列室;對100余戶茅草民居保存并予以修舊如舊;平整和擴建民俗活動廣場1500余平方米,設置了道路標識標牌、生態停車場及游客接待中心。
翁丁寨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古樸。主要景點有民居建筑(指傳統的桿欄式樓房)、牛頭寨門、剽牛樁、捏西欄(公房)、祭祀神林、神秘的寨樁(寨子的標記,從它的構造可以講述司崗里傳說)、古老的水碓、佤王府、翁丁白云湖以及傳統編織、傳統服飾、濃郁的民族風情、原始的剽牛祭祀、聲勢浩大的拉木鼓活動、還有待客佳肴雞肉爛飯,這些傳統文化構成了翁丁佤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及主要風格,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專家學者觀光旅游、采風調研,并為電視電影新聞媒體提供了天然的拍攝場地。目前已成為了滄源佤族自治縣對外宣傳佤文化的一個窗口及旅游景點。
翁丁寨佤族部落仍保留著佤族原始的扶欄式茅草建筑以及傳統的手工作坊。從寨樁、住房走向以及手工作坊、民俗風情等方面都呈現出佤族原始村寨的特點,是一部活生生的佤族文化史。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群居村落。這里以傳統民居茅草屋為最大看點,同時,佤族傳統習俗的保持也相對完好。2006年被審批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