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姑蘇區非遺保護聯合會、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和姑蘇區蘇面傳習所聯合主辦的公開遴選傳承人活動,從6月初啟動以來,引發社會各界,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廣泛關注。“首次通過多方合作融合模式,在蘇式面點校企合作、文化傳承、人才培養等方面探索新路。”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宋京城介紹,學院是蘇南地區唯一高職類食品科技學院,具有鮮明辦學特色和學科專業優勢,開設食品智能加工技術等6個專業。作為培養食品類高技能人才的專業學院,目前已建立多個教科研平臺和團隊,在讀學生近1000人。首次蘇式面點大學生專題講座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在校大學生報名組隊,興致盎然專程而至。
“組隊前來的首批18位大學生,分別是2020級食品加工技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2個專業的。”據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科技學院教研室主任崔保威介紹,報名組隊的“00后”大學生來自新疆、重慶等地。公開課上,蘇式湯面第四代傳人、省高級鄉村振興技藝師肖偉民圍繞“蘇式面點上下游產業鏈經濟與職教對接的職業規劃”主題,從蘇式面點與西式面點的市場份額、蘇州早餐市場容量、傳統面點速食二次加工、標準化連鎖,以及專業教學、大學生職業規劃與行業企業的對接等方面,開展動態講學。
今年20歲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學生唐大松是重慶人,到蘇州上大學后,喜愛騎行的他和車友們一有空就在蘇州大街小巷騎行,體驗蘇州城市文化。這次進傳習所上課,對蘇州非遺文化、蘇式面點技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自新疆和田的維吾爾族學生蘇來曼表示,2年前第一次走出新疆來到蘇州。“會做新疆烤肉、羊肉串。”有一手家鄉廚藝的蘇來曼說,有機會想學會蘇式湯面的制作技藝。
“讓大學生近距離接觸非遺技藝,理論聯系實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崔保威介紹,在“非遺大師進校園”中,陸小星已設立大師工作室,開出蘇式食品制作技藝專業課,此次公開遴選傳承人活動,將為培養新一代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再拓新天地。“學院的6個食品專業將為蘇式面點‘破圈’傳承創新,提供現代前沿學科支撐。”肖偉民介紹,他的目標是讓蘇式面點作為一門專業學科走進大學講堂,促進傳統行業和現代理論、教學和實操等“疊加融合”,實現行業、學校、學生的“三贏”。
蘇式面點非遺技能“破圈”傳承青春飛揚。據活動組委會相關人士介紹,報名啟動以來已有60多位有志者報名,報名者來自“五湖四海”,除了蘇州本地外,江蘇省內、外地報名者占50%,遍布各行各業,剛走出校門,以及想創業的年輕人占據20%。報名入圍者將經過筆試、面試和技能基礎考核,最終擇優遴選。(記者 尤薇)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豫ICP備17019456號-52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