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監管部門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分別予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事實上,這并不是政府第一次對教育機構進行整治。近幾年,資本的瘋狂介入,教育公司野蠻生長導致質量參差不齊,高速發展下的在線教育或多或少違背了教育本質,商業氣息過重。
而2021年以來,校外培訓市場監管力度有了明顯加強。在監管收緊的表現下,在線教育的未來如何?在線教育機構如何在洗牌中脫穎而出?
A
多家機構共罰款3650萬元
監管大棒再次落在教育培訓機構身上。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強化校外培訓機構市場監管,其中,15家校外培訓機構因存在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被處以共計3650萬元頂格罰款。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局長袁喜祿介紹,總局組織地方市場監管部門迅速組建專案組,在5月初對“作業幫”“猿輔導”兩家機構開展檢查的基礎上,對新東方、學而思、精銳教育、掌門1對1、華爾街英語、噠噠英語等校外培訓機構重點檢查。檢查發現,15家校外培訓機構均存在虛假宣傳違法行為,13家校外培訓機構存在價格欺詐違法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分別予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本次通報中虛構、夸大、誘導等問題成為違法違規主特點。通報內容顯示,此次重點檢查發現,校外培訓機構違法違規行為主要特點是“虛構、夸大、誘導”。一是虛假宣傳多樣化、普遍化。主要包括虛構教師資質、虛構執教履歷、夸大培訓效果、夸大機構實力、編造用戶評價等類型;二是價格欺詐行為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虛構原價和虛假優惠折價。
消息一出,令眾多市民和網友拍手稱快。一位市民表示,現在很多教育培訓機構特別擅于制造焦慮,目的就是讓家長買單。另一位市民則表示,此前孩子上過兩節網課,老師就一直聯系讓其報名,并說上課的老師均是名師,結果交了錢才發現,老師的講課水平并不高。
對于此次處罰多家機構都表明支持態度。掌門1對1在其官方微博回應表示,公司將誠懇接受監管部門的處罰,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逐項自查和全面整改。同時,公司將持續優化各服務環節,規范業務流程,用更高標準為用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B
在線教育培訓成監管重點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在線教育消費投訴數據與典型案例報告》顯示,退款問題、網絡欺詐、霸王條款、虛假宣傳是2020年全年在線教育投訴的主要問題。
事實上,這并不是政府第一次對教育機構進行整治,今年以來教育培訓領域,尤其是在線教育被重點監管。
4月25日,北京市市監局就已對“跟誰學”“學而思”“新東方在線”“高思”四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價格違法行為作出警告和50萬元的頂格罰款處罰。5月10日,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告顯示,市場監管部門對“作業幫”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交易的行為和“猿輔導”構成實施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行為,分別處以警告和250萬元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5月17日,學而思、新東方等26家校外培訓機構因涉及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超過3個月或60課時費用,擅自恢復線下課程,培訓結束時間晚于晚八點半,開展低價營銷、販賣焦慮等不當廣告宣傳,教學內容超出國家相應課程標準等問題被北京市教委發布通報。
在線教育分析師陳騰表示,近年來資本的瘋狂介入,教育公司野蠻生長導致質量參差不齊,高速發展下的在線教育或多或少違背了教育本質,商業氣息過重。而2021年以來,校外培訓市場監管力度有了明顯加強。在線教育公司的接連被處罰,既是監管收緊的表現,也利好在線教育的未來發展。
處罰之重足以說明監管部門對于此番整治的重視,未來的監管整治還將進一步擴大。對于在線教育公司來說,只有看清市場走向,不斷調整公司發展策略,迎合政策,響應國家號召,才能在這場監管風暴中“存活”下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C
在線教育結束“野蠻生長”
國家政府部門的頻繁出手表明了國家整治教育行業亂象的決心,在此次市場監管總局頒布的文件中表明,下一步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持續加大校外培訓市場監管力度,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網經社法律權益部分析師方熠智表示,這次處罰是落實該《意見》的結果。此外,短時間內多次對在線教育行業作出處罰,說明有關監管部門將聚焦更多民生領域案件,加強對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這對規范教育市場經營秩序有警示作用。
自2020年起,受疫情影響,線下教育培訓行業受到巨大的沖擊,各類在線教育平臺則備受用戶追捧,而隨之而來因平臺內容審核不嚴謹導致低俗內容、網游宣傳多有發生,同時,平臺售后服務、課程質量不佳、退款難等侵害消費者權益事件也暴露出線上教育的不足。陳禮騰表示,近年來因資本的瘋狂介入,夸張投放廣告,教育公司野蠻生長導致質量參差不齊,高速發展下的在線教育或多或少違背了教育本質。監管的加強有助于行業的規范發展,此次處罰也給其他在線教育公司敲響了警鐘,野蠻生長的階段已經過去了。
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的出臺,在線教育行業的廣告狂歡和融資熱正在逐漸降溫。統計顯示,對比2020年國內超過500億元的在線教育融資額,2021年的在線機構融資總額迄今僅有12億元,且大部分發生于治理尚未大規模展開前的一月份。
華創證券分析師劉欣指出,對于在線教育機構而言,短期內會關注頭部品牌投放和轉化效果、產品力、數據決策能力等指標。而長期看公司供給端能力將更為重要,公司的師資培訓、精細化運營、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內功”將是決定能走多遠的核心競爭力。
鏈接
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對教育支出意愿不斷上升,推動了我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快速上升,越來越多的用戶接受并習慣線上教育。
據艾媒數據顯示,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
同時,在線教育市場發展迎來好利,前景看好。
時代在不斷進步,在線教育不僅只面向中小學生,還設計成年人培訓課程、幼兒早教、老年人教育等等,面向各個領域,能滿足不同年齡層用戶多元化的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受政策利好、消費者升級、社會教育意識加強的影響,未來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將持續擴大,發展態勢良好。
多年來,成人一直是在線教育的主要用戶群體,高等教育培訓的市場規模在在線教育市場中占最大比例。
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及市場規模均呈上升趨勢,行業加速發展。
與此同時,教育部等部門密集出臺多項政策,規范在線教育市場,在線教育企業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獲客率和營收增長,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今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3部門公布了《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提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其中“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被放在了重點支持發展新行業業態中的第一個,在線教育和有意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教培機構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在線教育行業一二線市場市場漸趨成熟,而三四線城市仍處于發展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記者 孫磊)
最新資訊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