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嚴厲禁止宣傳“高考狀元”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部署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應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廣大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格落實安全保密制度,嚴厲打擊考試舞弊行為;加強高考報名資格審核,嚴厲打擊“高考移民”。
最引人關注的是,教育部在《通知》中著重強調,各地各校堅持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嚴禁各地教育部門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一旦發現嚴肅處理。
“高考狀元”背后的秘密
每年高考成績放榜后,網上關于“高考狀元”的各種報道鋪天蓋地。媒體為了追求新聞宣傳的轟動效應,對狀元的采訪報道總是喜歡夸大其詞、添油加醋。
“狀元”中學往往也會吹噓、神話“狀元”的學習和生活,英語成績好會被夸大成超過母語水平(研究結果表明,掌握一門外語需要16年,精通一門外語至少需要21年),學過2種樂器會被吹噓成精通2門樂器,踢過幾次足球會被標榜成達到專業足球運動員水平,……
在輿論的大力宣傳下,中小學的父母們,特別是那些“雞娃”父母會感到莫名的恐慌和焦慮。一些不負責任的宣傳報道,會鼓吹說某高考“狀元”或某高分考生放學后從來不學習、不看書,甚至上課都經常睡覺,但就是學習好,他們不是“天才”,就是“神童”。
但事實的真相是,考上清北復交人及華東5校這些名校的孩子,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智商是第一要素。如果孩子的智商不夠高,僅憑勤奮和努力,很難考進這幾所大學。
如果一個孩子想要考進清北復交人這幾所大學的熱門專業,除了智商,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勤奮和自律。
一直以來,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廣受爭議。但事實上,考上清北等名校的孩子,即便采用的不是衡水模式,他們自律和努力的模式,也會與衡水中學大體一致。
不同的是,衡水中學是采取的強制方式,其他中學采用的方式是半強制+自律模式而已。
至于“狀元”,每個省高考成績前100名的考生,都有機會中“狀元”。考取“狀元”的考生,只不過是比其他99人的運氣更好一點而已。假如組織全省前100名的考生參加100次高考難度的考試,可能會有三五十人會成為“狀元”。
高考只是孩子人生的中轉站
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表明,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職業成就遠低于社會預期。
奪得高考“狀元”的孩子一定很優秀,這毋容置疑,但并不是說他們就一定會成為國之棟梁,一定會比其他人為國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
清華北大錄取的高考“狀元”中,被勒令退學者有之,不能正常畢業者有之,患上抑郁癥自殺者有之,……
對任何孩子來說,高考都只是人生歷程中的一個點,并不能決定孩子的一生,對高考“狀元”來說同樣如此。
美國、澳大利亞等國高考“狀元”成就研究發現,“狀元”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上一個好的大學,僅此而已。
教育部發文禁止各地教育部門、各學校以任何形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是高度務實之舉,也十分及時。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聯系我們:265 073 543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