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育集團艷春校區,開學第一天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開筆禮,老師帶領新生寫下“人”字。
朱砂啟智,老師為新同學點上朱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同學將新學期心愿卡放入心愿瓶。
同學們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認真學習。
一年級新生走上紅毯,在老師和家長的歡迎聲中走向教學樓。
翻過盛夏的日歷,微風捎來秋日的訊息。21日,懷著期待,懷著憧憬,嶄新的學期如約而至。還是那個熟悉的校園,卻鋪上了紅毯,裝飾著氣球拱門、五色彩旗;還是那個熟悉的教室,課桌上卻擺滿禮物袋,黑板上寫滿了五彩斑斕的祝福;還是熟悉的同學們,有的長高了,有的曬黑了,不變的是依然熱情的擁抱;還有熟悉的班主任,偷偷為同學們準備了驚喜,陪大家一起播種新的希望……滿滿的儀式感拉開了新學期的序幕,也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重新埋下了一顆顆夢想的種子。你好,新學期!向著未來,我們一起出發吧!
1 回歸收獲季節 元氣滿滿更上一層樓
有一種遇見,叫久別重逢;有一種展望,叫未來可期;有一種自信,叫全力以赴,這就是市第一實驗銀河小學正在上演的《開學》大戲。每個班級各為獨立“劇場”。
7時45分,三年十四班,這是一個由同學們自導自演的劇目,劇名為《立一個flag》。“同學們,新學期第一天意義非凡,我們一起給自己制訂一個本學期的小目標吧,然后大家一起去完成它。”小主持人陳弈潼話音剛落,同學們便踴躍舉手,迫不及待分享自己的小目標。“我希望新學期能交到更多朋友。”“我要拿跑步項目的第一名。”“我希望寫字速度能更快一點。”一個個小目標如一句句諾言,給未來的自己,給不遠處的夢想。這個以班級為單位的小型開學禮是由學生們自己策劃的,三年十四班班主任孫聰介紹,“一二年級的時候,都是我和家長一起策劃,我來主持,這個學期,孩子們就是中年級的學生了,我們決定放手,讓孩子們全權接手,我希望他們在獨立行動中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8時20分,五年二班門口,穿著校服,戴著小黃帽的同學們整齊地排成兩排隊伍,等待時機進教室。他們到底在等什么?等待祝福與重逢。班級門口有一面“等待查收的祝福墻”,這里有班主任老師徐凌霄為孩子們定制的專屬祝福。“學會做一道菜,這個是我的,我以前跟老師說過”“精打細算,這個是我的,老師說希望我提高數學計算能力”……認領祝福后,前行左拐,“我在五年二班很想你 幸福路52號”的路標突然出現,老師幫著同學們打卡留念,記錄著同學們與幸福為伴的張張笑臉。
大課間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們分散在校園各個角落,沉浸在各具特色的儀式中——在校園郵筒前,一年級的新同學們依次將明信片投入銀河時光郵筒,他們的小目標是有時效性的,21天養成好習慣,21天后一起見證成長,遇見更好的自己;在校會議室,曾經的“小豆包”們,如今也是二年級的哥哥姐姐了,新的一年,他們立志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在一樓大廳,三年級的同學們莊嚴站在國旗下,伴隨雄壯的國歌聲,他們共同立下了新學期的目標,爭得紅領巾一星章,以榮譽致敬信仰;在情景教室,四年級的學生們帶著滿滿的熱情探尋科技的奧秘,新學期,他們立志要在科技競賽中再創新高,努力成為用科技之光點亮校園的人;在操場上,五年級的學生們帶來了精彩的空竹表演,多年堅持不懈的練習中,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深深刻在他們的DNA里;在茅草涼亭,六年級的學生們拿起一件件小工具,驕傲地說,“我要成為勞動小能手。” 對于六年級小學生而言,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勞動教育,不僅能夠收獲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更能磨練意志品質。
一個個環節中,學生們一步步拆開用溫暖包裹著的新學期驚喜,點燃了對新學期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渴望。無論是初春的希望季,還是初秋的收獲季,一個個別開生面的開學典禮,一次次見證著孩子們的快樂成長。
2 “小豆包”升級 滿“新”歡喜遇見你
在朝陽區安達小學校門口,帶著好奇走進校門的一年級“小豆包”被校長吳丹陽手中的獎牌深深吸引,這是學校為孩子們準備的第一件禮物。“送孩子們義務教育階段第一枚獎牌是學校的傳統,我們希望孩子在不斷學習成長中能夠獲得更多獎牌,讓人生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
一年級學生宋思姩愛不釋手地撫摸著胸前的獎牌,臉上滿是幸福的笑,獎牌上寫著“我是小學生了”,讓她有些飄飄然。“媽媽說,成為小學生就意味著我已經長大了,我也很開心,能在新的校園里學習知識,交到朋友。”
面對剛剛入學的“小豆包”,學校做足了幼小銜接的過渡準備。
“第一周我們不上課,會以各種游戲的形式,帶孩子們認識校園,了解小學生的生活。”吳丹陽表示,第一學期,學校進行課程整合,圍繞專注力、團結合作、興趣愛好、良好坐姿、文明游戲等訓練專題展開,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未來6年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 開學首日 綠色出行成風尚
開學前夕,市教育局特向全市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朋友們發出了“倡導綠色出行,共建和諧交通、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緩解交通運行壓力,維護交通秩序和校園安全”的倡議書。
21日,我市中小學迎來2023秋季學期開學第一天,家長和孩子們都是怎么做的呢?7時30分,在解放大路小學,校門前交通秩序井然,有的家長和學生選擇搭乘公共交通或是步行上學,有的同學拼車上學,大家都希望為維護交通秩序做些貢獻。“我家離學校比較遠,我們同小區的幾個同學便選擇拼車上學,每次都是不同的家長送我們。”解放大路小學學生劉子歌說,這樣的綠色出行,能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低碳環保。“我們高度重視學校的交通安全,開學之前通過家長會等多種方式,把交通安全知識傳達到家庭,帶動社會積極參與綠色出行。”解放大路小學安全處主任張志剛表示,學校還專門打造了校園內交通安全教育園地,將安全知識融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吉大附中與解放大路小學一路之隔,但一條地下通道卻將馬路兩側的學校連成一處,如今,吉大附中人行過街通道已成為學生們上放學的主要選擇。
吉大附中八年級學生呂珍熙告訴記者:“自從修建了地下通道以后,人和車輛就分開了,相當于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又方便又快捷的道路。而且走在地下通道里,還能看到我校優秀學生的照片,每天都備受鼓舞。”吉大附中人行過街通道橫跨解放大路,道路兩側各設置一處出入口。解放大路北側為A出入口,布置于吉大附中門前;解放大路南側為B出入口,布置于解放大路小學西側。通道外側與人行步道接駁,方便行人通行,保證了吉大附中與解放大路小學師生過街安全,解決了該區域行人過街困難問題。看著一個個從通道走出來的學生,吉大附中安全辦主任曲春輝滿是欣慰,“我們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利用廣播會、升旗儀式、致家長一封信等,倡導學生綠色出行,文明出行。還在評選文明學生的過程中,把文明出行,安全出行,綠色出行作為重要的衡量標準,從而促進學生帶動家庭共同維護交通秩序。”
4 赴愛之約 家校共育美好未來
20日,在孩子們開學的前一天,一年級“小萌新”的家長們踏入長春新區吉大尚德學校的大門,以“一日游”的形式,沉浸式體驗小學生的生活,了解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課程建設,幫助新生做好入學準備,更好、更快地適應一年級校園生活。
“這是我們班級的教室,桌椅可以調節高度,燈具、黑板都有護眼功能,無論孩子坐在教室哪個位置都能看清黑板。這是我們的體育館。這是美術工作坊……”跟著班主任的腳步,家長們走訪了孩子們將來學習生活的各個場景,為學校先進的基礎設施建設而感嘆,對孩子未來6年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隨后,家長們走進教室,與老師們一起召開了小學階段第一次家長會。
家長會上,為讓新生順利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班主任教師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梳理新生入學注意事項,讓家長明晰學校的基本情況,介紹班級基本情況和相關入學提醒,以幫助新生入學做好充足的作息時間及心理方面的準備工作。本次新生家長會成功邁出了一年級家校合作的第一步,讓家長與學校成為教育的同行人。一年級班主任表示,“小學一年級是孩子們人生中重要的起點,我們希望以此為開端,不斷加強家校交流共育,相信只要家長和老師、學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家校攜手,一定會為孩子們搭建起快樂成長的大舞臺。”
本版攝影 趙 濱
關鍵詞:
推薦閱讀
Copyright (C) 1999-20120 關于我們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