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盧開獻一樣,隨著“行走的醫院”數字化村衛生室援建項目在衢江區實施,該區40萬城鄉群眾均可享受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全國知名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據介紹,衢江區“行走的醫院”數字化村衛生室援建項目是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中西部振興與發展辦公室,與衢江區簽訂的民生幫扶項目框架合作協議中的一項內容。項目利用“互聯網+醫療”模式,計劃為衢江區100家規范化村衛生室配備全科醫生助診包、電動巡診車,實現村衛生室與北京、西安等地知名三甲醫院及衢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互聯互通,進而實現“大病不出區、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遠程診療在衢江區、鄉鎮、村三級醫療網點的全覆蓋,為群眾帶來的便利顯而易見,專家問診直入農家、直達床頭。
此前一天,盧開獻的孫子盧鑫在“宜健180”微信公眾號上下單,稱其爺爺“呼吸困難、氣短,吃藥不見效”。舉村鄉衛生院醫生徐承峰接單后,背著全科醫生助診包上門。“這套設備價值18萬元,可以上門開展超聲、心電、驗血、生化免疫等30多項檢驗檢測,并和大醫院專家現場視頻連線診療。”在經過基礎檢查后,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基礎病較多,徐承峰通過工作站平臺預約了唐都醫院呼吸內科專家任騰的號。預約時間一到,任騰準時通過工作站和徐承峰視頻連線,查看了徐承峰上傳后臺的檢查數據,并了解了病人一些情況,最后給出診療判斷和指導意見。
“真沒想到不出家門甚至坐在床上,就能免費享受到大城市名醫的問診。”盧鑫說,身在庫區山村,爺爺平時到縣城醫院都不方便,更別說是大城市的醫院了。“這樣的服務讓在外地的我很安心。”
衢江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余慧斌說,利用“互聯網+醫療”手段,“行走的醫院”將日常診療、健康干預、慢病管理等優質醫療服務“背”到百姓家中,大大縮小了城鄉醫療衛生服務差距。
目前,“行走的醫院”已覆蓋衢江區71個規范化村衛生室,每天開放北京安貞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等醫院專家號。按現有村衛生室分布,除了農村群眾,城區居民也可通過“行走的醫院”享受到專家直達床頭的診療。(記者 邱丹晨 通訊員 余慧仙 豐莉莎)
Copyright (C) 1999-20120 www.fjgramen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環球快報網 | 京ICP備2022018928號-24聯系我們:315 541 185@qq.com